首页 > 正文

我院“三下乡”入藏武术调研:在高原上传播中华武术

作者: 时间:2016-08-06 点击数:

   历时十天来回9000公里,从7月20号到30号,我院“三下乡”大学生许丽雪和江锋足迹遍布西藏四大城市。这一次,他们踏上西藏的道路,一方面,向西藏的人们教授中华武术,另一方面,调研武术在西藏的发展情况。而这一切的初衷,不仅是践行国家武术“六进”政策,更是两个人对武术的赤子之心。
  现场蹲点就地调研教授武术
  从安庆出发,经历两天的车程,到达兰州站的时候,已是深夜。当时的兰州正在下雨,累和疲倦是许丽雪和江锋最大的感受。匆匆吃过饭,便找了一家青年旅馆住下。接下来六天的行程便拉开了帷幕,兰州、拉萨、山南、浪卡子,这些在出发之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,此刻就变成了他们脚下真实的土地名字。
  所有的行程都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,两个人根据计划好的路线,开始进行调研。“语言并不是主要的障碍,最难的是联系当地的武术爱好者们。”江锋坦言,在西藏的这几天,他们每到一处都需要自己询问路人,哪里会有武术爱好者,然后去学校去公园蹲点,进行调查研究。因为不清楚武术爱好者们究竟什么时候会去公园锻炼,经常一蹲点就是三四个小时。
  尽管调研时间紧迫,但在短短的六天时间里,他们先后教甘肃的小朋友学双截棍;与西藏大学的同学交流传播武术;在布达拉宫广场几百游客面前表演拳术与太极,和罗布林卡武术晨练者一起比武,同宗角禄康公园藏、回、汉三个民族组成的太极拳爱好者过招。
  
翩翩起武引起人们对武术的兴趣
 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,两个人和学校西藏支教学生会合并先后对山南市乃东中学,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进行了武术调研。在交流过程中,团队成员引导教学,培养兴趣。“武术学习也是需要兴趣支撑的,这边有很多人其实不太了解什么是中华武术。”许丽雪说,为了吸引山南二中学生的关注,他们看到有学生在打篮球,便和他们进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,从传授他们篮球技巧一步步引导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。
  篮球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在传授武术的时候,他们两个人给当地的孩子表演了武术,教授了他们太极拳和双节棍。江锋直言选择教授双节棍的原因是它不仅是中华武术的一种,更重要的是它很“酷”,小孩子能够很快喜欢上它。
  “我还记得教完他们简单的武术动作以后,当时一个17岁左右的男生告诉我‘武术,还挺有趣的’。”江锋回忆道。此行路上,他们都是先向人们表演武术,吸引人们的注意,然后,再向感兴趣的人们教授太极长拳、双节棍或者长拳。
  他们通过走访调研,发现西藏的武术氛围比内地薄弱,但在拉萨市或是一些城市,武术发展蛮不错的,特别是太极拳,大多数中老年人通过它锻炼身体。
  
高原反应太阳冰雹困难重重
  对于许丽雪和江锋来说,高原反应以前只是听说过,没想到自己会真正经历。罗布林卡七月底的早晨依旧寒冷,在与拉萨武术协会的多位老师相遇后团队成员前往羊卓雍错,与当地居民、外省太极拳协会长辈、福建学生等群体进行了武术调研与交流,各群体都对这只有两个人的调研,几千公里的奔波,深厚的武术情怀感到震撼。这次调研又一次经历了六个小时的盘山公路车程,当天阴雨绵绵,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下面的云海,海拔高至4441米,在羊卓雍错表演及调研结束后,他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。
  在这之前的一天,他们才刚刚经历了一场太阳冰雹。虽然时间紧迫,但高原上强烈的阳光,仍将两人的脸颊都染上了淡淡的高原红,“这是我们的勋章。”两人自嘲着。
  “怎么说呢?那种感觉很奇妙,就是又痛苦又开心。”江锋在自己高原反应以后,依旧选择和队友许丽雪一起坚持最后一站宗角禄康公园的调研,在许丽雪心中自己的目的就是把中华武术带到西藏来,带到自己所设想的所有地方,一定要教授更多的人武术,知道西藏武术的发展情况到底怎么样。
  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,她如此定义自己此行:“在我眼里,这是一场和自己的战役:对于武术,要么不练,要么竭尽全力地训练。此行,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华武术的发展。”无独有偶,当江锋坐上回家的火车时,想想这几日的调研,内心觉得无比自豪。他在自己的空间里写下:“八天的行程只能用疲惫来形容,说实话真的是用生命在战斗,但是,开心与收获并存。”(学生记者 王文钦)

 联系地址: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    联系电话:党务办:5300054;行政办:5300091;教务科:5500067;科研办:5300092;学工办:53000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