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上心爱的花裙,踏着傍晚的夕阳,走向村里的大广场,应一曲广场舞的邀约……最近,家住枞阳市横埠镇横山村的宋香梅找到了“脱宅”的新方式。而这些改变,都缘起一群“新朋友”们的到来。
这群“新朋友”是来自安庆师范大学的“舞动青春•志愿家乡”乡村志愿服务队,于今年暑期来到当地进行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,在当地开展支教、义诊等活动。
每天晚上六点,宋香梅与“新朋友”们都约定在村里几十平方米的空旷广场上见面,他们在那里跳上一支又一支广场舞,从音响中放出的音乐一扫村里以前夜幕降临时的宁静氛围,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广场。
“如何拉近与乡邻之间的关系?”这是团队最初来到横山村思考的问题,为了更好的开展后续活动,成员们特意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,最后他们将目光聚焦在了村中的大广场上。“我注意到村民们每到傍晚都会在广场附近话家常、吹夜风,当时我就觉得机会来了,如果能带动当地村民在这里跳广场舞,那一定可以和他们‘打成一片’。”负责广场舞教学的成员体育表演专业2019(3)班的陶素霞介绍。
“广场舞不仅能展现我们的专业特色,更重要的是它简单、易学,能够快速地让我们融入村子里,也能带动村民们和我们一起锻炼身体。”陶素霞向成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想法,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同意,于是团队成员当即便开始准备,拿上了音响等设备,结束支教活动后就立刻聚集到村中广场上跳舞。
然而,最初在横山村,由于和当地村民不熟悉,前来跳广场舞的人并不多,村民们更倾向选择聊天、玩手机等方式打发饭后的时间。“其实我们原来有好多人跳舞,也买了大音响学习了很多曲目。但后来渐渐的跳的人就少了。”宋香梅曾村里广场舞的领舞之一,但她表示后来村民们因为各种因素影响,加上缺少专门的人引导带领就不怎么跳广场舞了,人越来越少了。
最初两天,来跳广场舞的甚至只有团队的十名队员,规模很小,但却很快吸引了一群横山村“舞蹈大神”们的注意,宋香梅就是其中之一。“小妹,你们跳得真好,我明天来和你们一起跳,我们这里有一个大音响,音乐够大,跳起来才有劲!”宋香梅带着另外两名舞友热情地向队员们提供设备,并和他们约定每晚六点在广场准时“会师”跳广场舞。
换了设备后,广场上的音乐声传播开来,吸引了附近很多村民,渐渐的跳舞的人越来越多,原来只是每晚和宋香梅的约会发展成一场老少咸宜的聚会,无论是八九十岁的老人,还是八九岁的孩子都经常来参与或围观这场“舞林大会”。“从一开始三个阿姨,到现在已经有了三十个多人加入了我们,还有小朋友也在跟着跳。”谈到改变,体育表演专业2019(3)班的陶素霞难掩激动。
“刚开始还想教阿姨们如何跳广场舞,结果跳着跳着发现阿姨们比我们还会跳。”陶素霞打趣地说,她表示很多广场舞阿姨后来竟然都随身带着U盘,里面装满了她们的“拿手曲”,从经典老歌到潮流新曲一应俱全,音响放到哪首,阿姨们就立马跳哪首,特别流畅熟练。
经过几天的“以舞会友”后,同样负责广场舞教学的体育表演专业2019(1)班的赵鸿玮感受到村民们的热情与友善,然而更令她欣慰的是,广场舞让横山村充满活力,使村民们走出家门,加入到“全民健身”的行列中。“跳广场舞不仅仅能让我们在欢笑声中治愈一天的疲劳,为自己‘充充电’,更能在乡村地区引领体育的新风潮,带动乡间休闲体育的发展。”她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广场舞或是运动大军中,提高乡村活力。
谈及广场舞给横山村带来的改变与影响,村民都有着很多感触,“我们之前偶尔也会跳广场舞,不过从来没有这么大的‘阵仗’,自从志愿服务队来到村中,一起跳广场舞的村民们越来越多了。”广场上的舞友们纷纷表示,在一场大汗淋漓的广场舞之后感觉一天积攒下来的疲惫都消除许多,人也变得“越来越年轻”。
如今在横山村,广场舞又重新获得了村民们的喜爱,每天跳广场舞的人都在增加。“支教的孩子们帮我们重新组织起来,所以我们会一直坚持跳下去,锻炼好身体,争取越活越年轻!”宋香梅说。(撰稿:学生记者 权琪 王士凌 王杰 摄影:陈琪 审核:高栋梁)